2008年“廣東省節能減排與環境友好新材料研討會”總結報告
所屬:論壇圖片 日期:2009-09-27 點擊次數:643 次
?一、會議總結
?????? 由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材料研究學會和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廣東省節能減排與環境友好新材料研討會”于2008年7月27~29日在廣州大學城召開。來自國內外的300多名政府部門、企事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及媒體的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圍繞“材料產業如何實現自身節能減排的目標”、“新材料、新技術如何為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技術支撐”、“企業如何把握新要求下的發展機遇”等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和交流。本屆會議是推進我省材料領域節能減排及新材料應用的一次高層次、專業化的盛會,對促進我省材料產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會議開幕式由廣東省材料學會梁振鋒理事長主持。本次會議主席、廣東省科技廳蔡炎副巡視員致開幕詞。他感謝各界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并指出,“在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增強發展協調性,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的背景下,我省材料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主辦這次主題為‘節能減排與環境友好新材料’的專題研討暨展示會,圍繞材料產業如何實現自身節能減排,新材料、新技術如何為節能減排提供關鍵技術支撐,我省材料生產企業如何把握新形勢下的發展機遇等議題進行探討,這對我省材料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br>
?????? 廣東省科技廳陳新副廳長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經濟步入了高速增長的軌道,各項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薄安牧袭a業作為一個重要領域,也面臨著節能減排的重要任務。我們要在全省材料企業積極推進以節能減排為主要目標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引導企業采用有利于節能環保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使材料產業從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發展方式,轉變為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薄跋M@次大會通過報告、專題論壇、成果展示等多種形式,為材料界的同行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大家共同努力,推動我省材料產業節能減排工作邁上新臺階?!?br>
?????? 國家科技部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高新司新材料處王琦安處長作了“推動材料科技又好又快發展,全面步入節能減排新征程”的主題報告??萍疾抗澞軠p排總體專家組的三位專家應邀到大會并作了專題報告,分別就生態環境材料及其評價技術、納米材料制備工程及其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應用、建材行業的節能減排技術的發展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論述。
??????? 廣東省科技廳高新處王可煒處長在大會報告中介紹了廣東省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深入而又詳細地分析了我省石化、塑料、橡膠、精細化工、電子信息、水泥陶瓷、稀土、金屬等材料產業的發展與國內外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和存在普遍性問題,指出我省材料領域的技術和產品跟蹤仿制多,自主創新能力弱;技術集成能力較差,高附加值產品少;企業的加工技術及工藝裝備發展較落后,資源及能源利用效率不高;支撐材料產業持續發展的技術轉化能力不強,新材料研發品種雖多,但產業化程度低等問題。提出我省材料產業今后發展的兩大重點:以先進制造技術,特別是綠色制造技術改造和提升基礎原材料產業;突出自主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材料,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材料需求。要求我省在如下三個方面有所作為:研發高性能、低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小的材料技術,在改造和提升基礎原材料方面有所作為;大力開發納米材料、光電子材料、稀土材料等,獲取原創性成果,在發展高新技術材料方面有所作為;發展新型能源材料、超級結構材料、生態環境材料以及其他特種功能材料,在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方面有所作為。
???????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對本次會議給予高度關注,并派出專家與會作專題報告和交流。其中日本DOWA生態系統株式會社環境治理及循環事業室室長加藤秀和博士在大會上介紹了日本同和公司的環境事業及廢棄物的綜合處理與循環利用。
會議還邀請了省內多名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作了大會報告。包括:中山大學沈輝教授的“淺談國際光伏發展走勢和國內光伏熱點問題”;中山大學孟躍中教授的“二氧化碳工業廢氣的大規模資源化利用”;華南理工大學吳建青教授的“陶瓷和水泥工業節能減排關鍵技術探討”;中科院廣州化學所楊治中研究員的“自主創新、NBIC會聚技術與節能減排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劉志強高工的“珠三角地區印制電路板行業中有色金屬二次資源循環利用現狀”;廣州市慧源綠色化工有限公司孫保興高工的“水產養殖業生態保護與修復用新材料及節能技術”。
?????? 本次會議,反映出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1)參會代表的人數多、范圍廣。本次參會代表中,既有來自省內各高校研究院所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也有來自企業界的企業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來自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同時,也有來自省外的著名專家。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橫田光弘所長及日本在資源及循環經濟領域的著名企業——同和礦業株式會社派出8人的代表團出席會議并作專題報告,使我們有機會和日本的同行進行交流。本次會議得到了全省材料企業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廣泛響應。大會收到論文160多篇;出席大會的代表共300多人,其中來自企業的代表約占40%。這表明我省材料企業對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決心;同時,也表明我省高校及研究院所科技人員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支撐所體現出的熱忱。
(2)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會議主辦單位省科技廳兩位領導親率高新技術處、省部產學研辦、重大項目辦等的負責人出席會議。會議得到省發展改革委、省經貿委、省科協、省環保局和廣州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相關業務處的負責人及代表參加了會議。汕頭市政協副主席兼科技局局長林依民等地市政府部門領導及代表也出席了會議。充分體現了我省各級政府部門積極推進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決心。
(3)形式活潑。大會通過大會綜述報告、專題研究報告、質疑探討等多種形式,為材料界的同行提供了良好的產學研交流平臺。
除大會報告外,會議還分A、石化材料行業節能減排技術及廢棄物循環利用;B、無機材料行業節能減排技術及廢棄物循環利用;C、節能減排新材料;D、可持續能源材料等4個分論壇進行深入的交流。由于參會代表踴躍,可持續能原材料等論壇曾出現座位不足的“爆棚”現象,質疑、答辯和研討的氣氛空前熱烈。
此外,本次大會還受到來自廣東電視臺、羊城晚報、中國建材報等六家媒體的關注。他們不僅參與并報道了本次會議,還采訪了部分主題報告的專家。
??????? 總的看,本次會議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與會代表普遍認為會議的級別和參與度高、宗旨明確、內容豐富,不僅拓展了視野,而且有實質性收獲,部分企業與高校、院所就合作進行了交流探討,對于推動我省材料產業節能減排步入新臺階和環境友好新材料科技創新發揮了積極作用。
各分論壇的具體情況如下:
A.石化材料行業節能減排技術及廢棄物循環利用論壇
石化材料行業節能減排技術及廢棄物循環利用論壇提交的論文共34篇,口頭報告論文19篇,42人出席了本論壇,其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代表28人,企業界代表14人。
???????? 論文涵蓋了石油化工和化學工業的節能減排技術和廢棄物循環利用,內容包括化工石化的系統節能和強化傳熱技術、烯烴工業和醋酸酯溶劑行業中的節能減排現狀和新技術、有機催化與工業廢水處理中的節能減排、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膠)低能耗加工技術及設備等。大部分的論文涉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如多晶硅及有機硅單體副產物的綜合利用、廢棄線路板再資源化利用、廢膠粉在熱塑性彈性體的應用、腰果殼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料在聚氨酯發泡塑料的應用、硫酸鋁廢渣在聚丙烯填充改性中的應用等。
塑料再生利用和持續發展成為本論壇的主要的熱點議題,受到與會代表的極大關注,如廢舊塑料制備木塑復合材料、廢舊熱塑性塑料的回收技術、熱塑性樹脂/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和熱固性樹脂/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等。建議政府在今后的科研或其他科技投入的立項中,應重點資助廢舊塑料和復合材料特別是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固體廢棄物的回收利用。
??????? 近年來,塑料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作為一項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措施,已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在發達國家,如德國和日本的塑料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率就達到70%。
?????? 我國是全球塑料工業大國,2007年,塑料樹脂年消費量超過4000萬噸,塑料制品年產量突破3000萬噸,而塑料固體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率只有20%左右,有80%的塑料固體廢棄物采用了填埋和焚燒的方法處理。
?????? 塑料固體廢棄物的再循環利用不僅使環境污染得到妥善的解決,而且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節省和利用。隨著高分子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已經能夠很好地將大量的塑料固體廢棄物加以利用,有辦法提高再生塑料的價值。
出席論壇的代表認為,本次論壇為材料界的同行提供良好的平臺,對推進石化材料行業節能減排技術及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發展,以及促進我省材料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B.無機材料行業節能減排技術及廢棄物循環利用論壇
????? 本分論壇共提交學術論文45篇(除摘要集上的以外,還有9篇在會前提交或會上交流),其中2篇為大會特邀報告發言,在分論壇上交流論文22篇。有來自省內28個單位的98位代表參加了會議。論文內容包括以下領域:節能減排有關政策、重點工作及管理措施,鋼鐵工業節能減排途徑,鋁型材生產減排利廢,水泥、陶瓷工業節能減排關鍵技術與新進展,鋼鐵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利用,鋁型材廢渣綜合利用、水泥窯處理工業廢棄物的研究與應用,鋼鐵廠鋼渣、石材加工業廢料、陶瓷拋光粉、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等廢棄物綜合利用,節能型新材料等。
參會論文充分反應了當前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工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主要為陶瓷工業和水泥工業)生產中節能減排的重點、管理措施,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的新進展,節能型新型材料的研發與生產技術等方面的新動態與新成果,為無機材料工業(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的節能減排指明了發展方向,并為無機材料生產企業在節能減排技術與舉措等方面提供了較多頗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 建議政府在今后的科研或其他科技投入的立項中,應重點資助以下方面的課題:
1)水泥窯處理工業、城市廢棄物如生活垃圾焚燒灰渣(飛灰、爐渣)、城市污泥、廢輪胎、廢皮革等的關鍵技術與設備;
2)鋼渣的高效利用技術與裝備;
3)陶瓷、水泥工業節能減排關鍵技術與裝備,主要指燃料高效燃燒、余熱再利用、廢氣處理與收塵等方面的技術與裝備;
4)陶瓷、石材加工等產生的廢料的再資源化;
5)窯爐廢氣收塵用耐高溫、耐腐蝕非織造布的生產技術與裝備。
C.節能減排新材料論壇
??????? 提交本論壇論文39篇,會議報告27個,其中邀請報告7個,報告20個,參加會議代表50多人。
本次論壇的顯著特點是報告和提交的論文內容信息量大、覆蓋面廣,從化工反應過程的綠色化、排放污染源的處理方法及節能減排功能材料的開發研制等各個環節對節能減排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與探討。報告內容主要可歸納為以下4個方面:
(1)節能減排功能材料的研制與開發
(2)工業廢水的處理藥劑及處理方法的研究
(3)合成方法的研究
(4)可再生資源的利用
??????? 新材料論壇討論和交流的以上議題,具有較好的學術性、前瞻性、指導性和原創性,對我省研究單位和生產企業的科技工作者具有較大的啟發和指導作用。特別是“節能減排功能材料”和“工業廢水的處理藥劑”課題,密切結合我省實際,緊扣我省精細化工發展的方向,建議政府在今后的科研或其他科技投入的立項中,予以重點資助。
D.可持續能源材料論壇
?????? 本論壇共收到會議論文37篇,約有30篇論文在會議上進行了交流,其中包括9個主題報告和20個普通報告,內容涉及光伏材料、光熱材料、建筑節能材料、一次電池、二次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儲氫與制氫、生物質能源材料以及其它蓄能和節能材料等可持續能源材料技術領域,其中太陽能材料、電化學能量儲存與轉化以及一些新型的節能蓄能材料成為本論壇的熱點議題。約60名正式代表、20名旁聽代表參加了本論壇的會議。根據各個專家的發言,對幾個熱點領域的發展趨勢、廣東省的研究基礎和專家建議分述如下:
(1)太陽能產業與其中的材料問題
從安全性和資源分布的廣泛性來看,太陽能資源更適合在我國利用和發展,我國應該將太陽能利用放在第一位。近十年來,太陽能技術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發展首先取得成功,是國際上最大的制造和消費國家。光伏產業經過5-6年的高速發展,也已經進入世界發展的前列。
??????? 我省在太陽能利用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在光伏技術研究方面,擁有全國最大的研究團隊——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研究所和電力電子控制技術研究所,在太陽能材料、太陽電池、光伏應用技術等方面都有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礎。在光熱利用方面,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在太陽能光熱利用材料與技術、節能鍍膜玻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五星、嘉普通和紅日等一大批光熱企業為廣東太陽能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廣東軍團在我國的太陽能熱利用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在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和汕頭大學等單位也活躍著一批太陽能技術與材料的研發團隊。在光伏產業發展方面,2003年之前廣東在全國是遙遙領先,如深圳珈偉光伏組件、托日和創益的非晶硅薄膜太陽電池,珈偉、先行、銓欣、桑尼偉、百利星和奧凱勵等太陽能庭院燈等,都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但是從2003年以后,特別是近三年來,廣東的光伏企業遠遠落后于江蘇、河北、江西、浙江、上海等地區。其主要原因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本身技術創新和觀念跟不上,沒有審時度勢,國際市場沒有把握好;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支持不夠,對于太陽能產業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 為此,對于廣東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專家們提出以下建議:借鑒江蘇省、江西省等地相關經驗,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相關法規,促進我省的太陽能產業迅速發展;首先在房地產業制定建筑節能標準,促進太陽能的廣泛應用;選擇試點,開展太陽能熱水器的農村普及計劃;率先在國內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推廣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技術,以市場拉動產業發展;率先制定并實施光伏上網電價政策,開拓國內市場,學習江蘇、河北等省先進經驗,促進我省的光伏市場及企業發展;將太陽能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利用廣東開發前沿的優勢,將廣東打造成為國際級的太陽能產品生產和出口基地。在發展產業的同時,更要夯實基礎,加大力度支持太陽能利用技術、尤其是關鍵性材料的研究與開發工作,為太陽能產業的可持續性穩定發展提供技術儲備和新鮮血液。
?????? 目前國內光伏產業的投資熱點主要集中在多晶硅材料和薄膜太陽電池的生產上。多晶硅材料企業的技術路線基本上以西門子工藝為主,也有少量采用硅烷法以及物理提純法的。我國必須要解決高純多晶硅的生產工藝和制造設備的國產化問題,并降低生產能耗。薄膜電池是第二個投資熱點,目前存在問題是薄膜電池技術本身還在發展之中,設備投資大,而且導電玻璃和氣源依賴進口。而目前光熱企業面臨的材料問題是集熱器表面涂層的性能欠佳,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弱,呼喚著新一代太陽選擇性吸收涂層的誕生。
???? 各種光伏電池都在向高效、低價和大面積方向發展。鑒于此,在光伏前沿技術的研發方面,建議政府重點資助的研究項目包括:(a)薄片化的疊層晶體硅電池;(b)晶化硅薄膜疊層電池;(c)其它新型太陽能電池(包括疊層電池,量子點、量子阱電池,雜質(中間帶)電池,熱載流子電池,熱光伏電池以及光電化學電池等)。
???? 太陽能熱利用向中高溫方向發展,建議政府重點資助的研究項目包括:中高溫利用選擇性吸熱涂層、中高溫吸熱管、反光材料、載熱介質等。此外,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設計也是目前光伏、光熱利用的發展趨勢,為此光伏幕墻玻璃、建筑一體化光熱材料與構建的研發也有待突破。
?????? 此外,采用高效節能的智能型鍍膜玻璃的是被動利用太陽能、提高窗戶節能、改善人類居住環境的一種有效方式。智能型鍍膜玻璃包括電致變色、氣致變色、光致變色和熱致變色等形式,其中二氧化礬基熱色鍍膜玻璃由于膜層結構簡單、不需要復雜的變色機構、不需要外設能源等原因,已經成為目前最具產業化前景的智能型鍍膜玻璃,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目前正在加緊進行該類鍍膜玻璃的產業化研究,廣東省在這方面也已具備了很好的基礎,目前正在進行中試研究工作以及低成本制備技術的探索,爭取在5-8年實現小批量生產,使廣東省節能鍍膜玻璃產業躍居國內領先地位。
(2)電化學能量儲存與轉化
?????? 電化學能量儲存與轉化技術具有安全、高效、清潔的特點,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技術。從長遠來看,將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轉變成電能,經電解轉變成氫能儲存和運輸,再經燃料電池發電得以利用,是最理想的能源使用模式。從中短期來看,電子產品的高能需要、汽車減少汽油的使用、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技術的應用主要取決于電化學技術的支持。
電化學儲能與發電技術主要包括:一次電池、二次電池、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超級電容器、大規模液流儲能、儲氫與制氫技術、傳感器、電化學清潔技術等。電化學儲能與發電技術的研究開發及應用在我省已有較好的基礎,已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研究隊伍;在電池產業方面更形成了全國最大的產業群,廣東省電池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二。
?????? 專家建議政府加大力度支持電化學儲能與發電技術的研發,保持廣東省現有的產業優勢,充分發揮電化學儲能與發電技術在我省節能減排領域中的作用。此外,微生物燃料電池是利用有機物廢水為原料進行發電,在處理廢水同時,回收能源,建議省有關部門將其列入新能源技術的優先資助主題之一。
(3)其它儲能節能材料
?????? 儲熱技術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技術,在太陽能的熱利用、電力移峰填谷、工業廢熱的回收以及民用和軍事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儲熱技術的關鍵是高性能儲熱材料的應用。石蠟和硬脂酸等有機相變材料因其成本低、性能穩定、儲熱密度大等優點已成為應用最為普遍的相變材料,但其普遍存在導熱系數低、固-液相變體積變化大及液態的流動性等缺點。近年來,利用各種材料及不同方法與有機物進行復合改性,已成為儲熱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華南理工大學以石蠟為儲熱介質,利用膨脹石墨多孔吸附特性研制了石蠟/膨脹石墨復合相變儲熱材料。
?????? 生物非光滑減阻現象不僅存在于水中、空中, 也存在于土壤中。海洋中的速度之王“鯊魚”、“海豚”,在潮濕土壤中能夠運動自如而不粘土的蚯蚓、蜣螂等,這些生物體的表面結構是非光滑的。這種非光滑表面具有神奇的特性,微結構使之具有優異的減阻、脫附的能力,有望在工業管路的液體輸送方面減少能源消耗。目前,華南理工大學和深圳百安百公司正在研究這項技術。
本論壇所研討和交流的議題,充分反映了目前國內外在此領域上的社會熱點及研究水平,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和諧廣東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